如何降低拔牙感染風險
時間:2025-04-16 文章來源:本站
拔牙後如果護理不當,可能會引發感染,可從拔牙前、拔牙時、拔牙後三個階段采取措施降低感染風險:
拔牙前
全面口腔檢查
提前到正規的口腔醫院進行全面的口腔檢查,拍攝X光片等,讓醫生了解牙齒的具體情況,包括牙根形態、與周圍組織的關系等。對於存在炎症的牙齒,如智齒冠周炎等,應先進行消炎治療,待炎症消退後再拔牙。比如智齒橫向阻生且伴有牙齦腫痛時,可先進行輸液治療、抗生素治療,消除炎症後再考慮拔牙。
告知醫生病史
向醫生如實告知自己的全身健康狀況,包括是否患有糖尿病、心髒病、血液系統疾病等,以及近期是否服用了特殊藥物,如抗凝藥等。因為這些因素可能影響拔牙的安全性和術後感染的風險。例如,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時,拔牙後感染的幾率相對較高,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調整治療方案和控制血糖水平。
清潔口腔
拔牙前應認真刷牙、漱口,保持口腔清潔。這樣可以減少口腔內的細菌數量,降低拔牙後感染的可能性。
拔牙時
選擇正規醫療機構
一定要選擇有資質、正規的口腔醫院或診所進行拔牙手術。正規機構的醫生經過專業培訓,操作規范,並且手術室的消毒設施和管理嚴格,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。他們會遵循嚴格的無菌操作原則,使用經過嚴格消毒的器械,避免交叉感染。
遵循無菌操作原則
醫生在拔牙過程中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范,如戴無菌手套、口罩,使用消毒後的器械等。在進行拔牙操作前,會對拔牙部位進行徹底的消毒,鋪無菌巾,以防止細菌進入創口。
拔牙後
正確護理創口
拔牙後醫生會在創口處放置棉球,患者需咬緊棉球30 - 40分鍾,以達到壓迫止血的目的。不要過早吐出棉球,也不要用舌頭舔或吸吮創口,以免破壞血凝塊,引起出血和感染。拔牙24小時內不要刷牙、漱口,24小時後可使用溫鹽水輕輕漱口,保持口腔清潔,但要注意避免用力漱口,防止血凝塊脫落。
合理飲食
拔牙後飲食要注意選擇溫涼、軟糯的食物,避免食用辛辣、刺激性食物以及過熱、過硬的食物,以免刺激創口,影響愈合。例如,可選擇喝牛奶、吃雞蛋羹、米粥等。同時,要避免用拔牙側咀嚼食物。
適當休息
拔牙後要保證充足的休息,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勞累,因為身體疲勞會影響免疫力,增加感染的幾率。
按醫囑用藥
如果醫生開了抗生素等藥物,患者要嚴格按照醫囑按時、按量服用,以預防感染。不要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。如果拔牙後出現疼痛、腫脹等不適症狀,不要自行服用止痛藥,應及時咨詢醫生。
在綫預約挂號
* 信息已加密,您可放心填宽,我門会在24小時内明您聯系*感謝您的信任,請保持审話暢通




掃碼添加
咨詢師微信

小程序預約
更快捷 更方便